2)第1566章:酥鱼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的菜式,可以随时根据这一餐的食用量取出来装盘食用,所以做一次的分量相对比较大。

  多炸几锅,把炸好的凤尾鱼放在一边沥油,这时候油炸凤尾鱼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水分。

  另起一大锅,烧热放入底油,把事先准备的葱姜蒜以及花椒放进去爆炒出香味,然后倒入半锅清水。

  水烧开后加入葱段、生姜块、八角、茴香、陈皮和月桂(皮和叶都可以),煮沸烧小半个时辰,让味料的味道融入到热汤之中。

  之后捞出明显的味料和料渣,把炸好的凤尾鱼加入到这一大锅味料丰富的汤中,接着加入适量盐煮开。

  另起一锅,用少许油熬制糖霜,熬至焦糖汁倒入烹制凤尾鱼的大锅中,然后倒入黄酒。

  这里盐和糖的比例大概是一比十,糖和黄酒的分量差不多相等。

  然后再加入酱油和白酒,酱油在这里其实起到盐的作用,所以根据前边盐的使用量,如果酱油盐味不够大,可以多加一些,白酒的分量大概是糖的两倍就可以了。

  根据不同地方口味的不同,也可以加入大量米醋,或者用辣椒来调味,味道会根据加入味料的不同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个根据个人口味就可以了。

  杨怀仁是比较喜欢微微的醋味和辣味的,所以米醋和干辣椒都加了一些。

  然后就是上盖,改大火为中火,慢煮两到三个时辰。

  中火煮的目的在于保留鱼肉的鲜,同时通过水煮让鱼肉返嫩,如果用大火直接加热,可能用的时间短不少,但是鱼肉这样大火煮出来,略显死吧,没了松软嫩滑的口感。

  当然,后世这个步骤要简单的多,直接用高压锅,一刻钟的时间加压煮制就可以了,眼下没有那个条件,只能用传统的中火慢煮的方式。

  这道酥鱼直到大家晚饭过后,才算烹制好了,不过就算没有错过了晚饭的饭点,刚做出来的酥鱼也不适合直接食用。

  因为油炸过的凤尾鱼其实很难入味,或者说味道不容易入透,所以不适合平时常说的“趁热吃”。

  趁热吃的话,味道还停留在汤汁中,鱼肉里边的味道显得比较单薄,没有丰富的口感。

  把做好的酥鱼盛出来,放到木盆或者木桶中,加盖放到一边,让它自然冷却。

  冷却的过程,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入味的过程,还是一个让鱼肉微微发酵,用老百姓常用的话说,是一个醒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鱼肉发酵把鱼肉鲜美的味道进一步散发出来,同时汤汁的混合香料味道也在冷却后渐渐融入到鱼肉之中。

  经过一夜之后,酥鱼的味道才算基本形成,如果想要味道融合的更加完美,放置在阴凉处两天之后,等汤汁凝结成胶状,这时候才是最美味的时候。

  酥鱼的口感嫩滑,鱼肉本身的鲜美味道融合甜、咸、酸和辣,符合的香味在空腔中炸开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更有趣的,是吃鱼不用分鱼刺儿,鱼骨都已经酥软了,鱼刺根本就不会感觉出来,对于很多喜欢吃鱼又不喜欢挑刺的人来说,这道菜也是最让他们喜爱的吃鱼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