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4章 商社经济之争(第二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漠北发展的,他们提出都护府的政策,朝廷可以派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维持治安,仅此而已。

  持这样想法的,以韩爌、施凤来、刘鸿训等人为主。

  但是,又有一部分人,是坚决主张向漠北发展,并且希望投入大量的资金在那里铸造城池,将那里的经济与漠南、关内经济联系起来。

  持这样想法的,以李岩、顾炎武等年轻派为主。

  双方维持争得头破血流。

  其中,又牵扯到是否驻军的问题,这已经超越了内阁权限,所以内阁一时间是无法做决定的,只能上报给皇帝。

  第四、关于国营商社和私营商社的争议,在内阁几个大臣之间也出现了争论。

  鉴于这一年来,济南、上海、厦门和广州暴露出来的这些商人问题,朝堂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扩大国营商社的范围,加大国营商社的力度。

  他们提出了“国营全包制”的概念。

  例如以前铺设水泥路,是朝廷出钱,招标民间私人队伍,让这些私人队伍出人出力。

  国营全包制,就是朝廷既出政策,还出钱,还自己招人,事无大小巨细,全部又官方管理。

  这样可以遏制民间商人数量的增长,还可以可控范围内保证工人的俸禄发到手里。

  而另一派则认为,这样根本不可能,全部交给朝廷来做,效率将会变得非常低,根本无法面对将来重要的经济发展任务。

  目前主要的几个争议点就在这里。

  现在南洋的海战,其本质上就在解决外贸体系风险问题,进而解决收入问题。

  至于漠北的事情,那不是最紧急的事情。

  而国营商社和私营商社的问题,其实张凡自己心里早就有数了。

  全部靠国营,是不可能的。

  未来意识形态里奠定的基础就是国营做主干,私营开枝散叶。

  更形象一点来说,朝廷搭台,国企主演,私营配戏。

  一定是这样的,这样的组合才是高效的。

  而在工业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经济发展。

  如果经济停滞发展,进入内卷时代,最惨的会是普通老百姓。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有钱人还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扩大未来领域的蛋糕上,上面漏出来的那些,下面的人可以接住,跟着发财。

  宏观面做大,虽然穷人增长财富的速度远不及有钱人,但至少财富也增长了,生活变好了。

  而经济一旦停止,内卷开始后,未来经济空间被锁死,有钱人将会把之前扩大领域的那一部分精力转移到大规模收割穷人身上。

  所以,一旦迈入工业时代,不停发展经济,成为一个国家第一要务。

  那些不发展经济的,要么通过战争来扩大经济动力,要么坠入到混乱的深渊中了。

  这是工业时代的基本规则。

  如果全部是国营,经济发展缓慢,是无法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

  现在全国有好一些大基建,必须发展多样产业,增加就业率,才能对抗二十年之后的大通胀啊!

  所以,必须坚持民间商人配戏的路。

  不过,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塑造。

  要让在整个大明朝根治一种资本原罪的意识形态,只有全民普及这种意识形态,才能控制住资本这只野兽。

  十二月二十五日,广东布政使陈谦收到来自内阁首相韩爌的信。

  韩爌希望他能够在皇帝身边劝劝皇帝,早点同意国营全包制。

  十二月二十五下午,广州城却发现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崇祯在广州发表、印刷了《社会阶级论》这本书。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