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第十四章_簪中录阅读体:王爷恋爱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音讯,而且,我问遍了所有人,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她到长安来何事,又是护送何人,只好一个人上京来打探消息,谁知不但一直寻人无门,身边的盘缠也用尽了。幸好遇见了几位当初的师兄弟,介绍我到此鬻艺,才得以觐见贵人。”】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日常,并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马上就发生案件。黄梓瑕日复一日的去王琅琊王家教王若夔王府规矩,顺道自己也学了七七八八。王若从那一天问过问题之后也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学着规矩没在出什么岔子。

  这个时候,陈念娘的出现让大家察觉到了一丝案件的气息。

  黄梓瑕眯了眯眼说:“诸位觉得这位陈念娘口中的冯忆娘最有可能会是谁呢?”用词虽然是疑问的,但口气却是肯定的。她已经猜出那位失踪的冯忆娘是谁了。

  王蕴叹了一口气说:“估计就是那位护送王若进京的大娘了吧!”毕竟他们是以第三视角看的,有很多事都能看的比书中人更加清楚一些。

  书中闲聊之时黄梓瑕询问起了学琴的入门曲,起初不过是闲着没话找话聊而已,万万没想到却的到了一个意外的回答。

  《流水》作为高难度琴曲是决不可能当成入门曲学的,那么王若当初又怎么会脱口而出自己初学的曲子名叫《流水》呢?

  如果换一个思路,像书中黄梓瑕询问的那样以“liu”头的话,能符合条件的又只有一首艺人们才会学的《柳绵》,那么身为王家女的王若又怎么会以这首为初学曲呢?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长辈组们纷纷把目光投向王麟夫妇二人。不过也没有追问,毕竟人王若现在估计也只是一个小丫头而已,学没学琴还说不定呢?

  【第15章紫醉金迷(3)

  ……

  小像上是两个女子,一坐一立。坐着的是陈念娘,果然绘得十分相像,眉眼生动传神。而站着的人依靠在陈念娘身上,微笑的眉眼弯弯,虽然四十来岁了,却依然有种说不出的妩媚风韵。

  ……

  琅琊王家的女儿,和一个来自扬州云韶苑的琴师同行,还一直声称她是自己家人——王若身上奇怪的事情,看起来还真不少。

  这样看来,所谓的故人之女,应该就是王若?而王若,一个出身琅琊王家的世家高门闺秀,她的父母又怎么会和冯忆娘相熟,甚至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她,相携前往长安呢?】

  就像是刚刚猜的那样,陈念娘拿出了年轻时的画像。画中虽然是两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但不难看出正是陈念娘与冯忆娘二人。书中的黄梓瑕当下就觉得不对劲,王若不是说大娘回老家去了吗?怎么念娘还一直找寻不到呢?

  考虑到人有相似之处,她也就没有说自己见过画中人,只说会帮忙找寻一下,其他几位王爷们也纷纷开口说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