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军区大比武_抗战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得投弹比赛第一名,魏县独立团第4连以83颗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守备团第2连以82颗的成绩名列第三。

  上午的比赛就此结束。

  下午的比赛是此次军区大比武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拼刺的比赛。

  射击和投弹每一队都是标准的100人,拼刺比赛项目每一组却是150人,对于现在的冀西南军区野战部队下属各连,那都是加强连,每一个连都至少拥兵300人,挑选出150人参加拼刺项目的比赛,不是什么难事。

  其中,150人的拼刺参赛队每一场比赛上场人数为100人,其余50人是后补队员。

  尽管拼刺比赛使用的长木棍代替步枪,每个人也是护具齐备,为了士兵练习能够放开手脚练习拼刺,钢铁厂专门生产了一批轻便的锁子甲,铁钢盔、铁手套、铁护裆、四肢各个关节处的保护非常到位。这身装备对于利器的防护很是不错,但是士兵携带木棍冲击时带来的钝击伤害也是不小的,一不留神受伤也是必不可少的。

  拼刺比赛采用的是循环赛,14支参赛队伍,也就是说每一支参赛队伍都要和其余13支队伍交手,总共13轮。

  每一支木枪的顶端都有白石灰,身上有白石灰点的,无论是什么部位,都按淘汰算,因为在战场上,只要你被刺了一刀,基本也就失去战力了。

  拼刺刀,技术和勇猛同样重要,技术好的,你能靠技术把对方刺倒,你勇猛不怕死的,可以不管敌人刺来的刺刀,跟他来一个同归于尽,这种换子的打法,对于中国军人来说,有时候是占便宜的,因为中国人多。

  此次比赛是为了荣誉,如果比赛场上耍赖,那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这是丢不起的,军人可以认输,不能输不起。

  因此,拼刺比赛场面相当惨烈,尤其是发现自己队伍处于劣势的时候,队员们往往会发起对子般的死亡冲锋。

  每一场比赛,胜利者往往留在比赛场上的队员都不超过10人。

  每一轮结束,每个队伍都或多或少都有几个战士受伤,要么胳膊脱臼,要么脚崴了,都无法参与接下来的比赛,这个时候,那些替补队员就发挥作用了。

  下午的比赛相当残酷,甚至接近实战,因为每一轮的7组比赛都必须在20分钟内结束战斗,20分钟内没有分出胜负,就以赛场上存活的人数定输赢,10分钟准备下一轮的比赛。

  在6个半小时里,13轮的比赛就必须结束。

  比赛从中午1点开始,直到晚上7点半结束。

  在最后一两轮的比赛,参赛队员几乎就没有完好的。

  在宣布最后一轮比赛结束的时候,赛场上所有的战士全都累趴下了,连走出赛场的力气都没有,是场外加油助威的射击组和投弹组的战友搀扶着拖下比赛场的。

  尽管拼刺比赛赛程安排得如此残酷,但是不管是各个带队的团长政委还是上场参与拼刺比赛的战士都没有任何的怨言。

  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有那么多的事情。

  3月5日上午,全区大比武的表彰大会,当拼刺比赛的前三名上台领奖的时候,在场所有的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尽管钢铁厂的铠甲防护很到位,每一名参与拼刺比赛的战士都是鼻青脸肿,要么吊着胳膊,要么柱着拐杖,总之是没有一个是完人。

  为了表彰这次比武之中,战士表现的拼搏精神,黄志勇专门找钢铁厂连夜弄出了4900块的纪念章,每一名参赛的战士都获得了一块纪念章。

  同时,司令部也没有食言,九支参赛队伍的教官每人都获得了100块、80块和60块大洋不等的奖励。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