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6章 炮轰_核聚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幸福指数来决定,这才是真正的和党的最高纲领相契合的。”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m-n话题,同时也成为一些政fǔ部m-n的实践课题。

  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m-n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

  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x-ng的进步。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o世纪6o年代晚期到8o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x-ng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x-ng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x-ng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心理参照系、成就动机程度和本体安全感是影响幸福感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o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x-ng。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最近1o年,社会结构转型加,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

  ps:感谢一卷书闯天下同学投出的月票,灰常感谢。

  核聚变风云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