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王储的请求_核聚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支柱产业(物流、海运、不动产和投资金融服务),但四根支柱其实都仰仗一根——不动产:没有对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疯狂投资,就不可能吸引物流和航运企业入住,投资金融服务也无从谈起。

  然而迪拜的房地产市场是完全外向型的:这座拥有276家豪华酒店、每年短登、常驻外国人多达数千万人次的城市,本身人口仅有几十万,整个酋长国也120万人口,当全球经济繁荣、外国富豪纷至沓来一掷千金时,迪拜的确显得繁盛、气派,但一旦经济形势不佳,这些人纷纷回到自己国家,过起节衣缩食的日,迪拜的产业链就此折断。

  如果说迪拜是一座“沙堡”,那么这座沙堡的地基,就仅仅是一根脆弱的“迪拜世界”;如果说“迪拜世界”是一座“沙堡”,那么它的地基,就是脆弱的迪拜房地产和基建工程项目。

  这次迪拜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信任危机。

  现在哈姆丹说需要曾凌风的帮助,那自然是希望他能够融资迪拜了。对于他这个大财主来说,正是现在迪拜的希望所在。

  果然,哈姆丹说的话证实了曾凌风的猜想:“曾先生,我想你也有所耳闻,我们的城市因为这次的金融危机而遭到了很大的麻烦,在资金周转方面有一些困难。不知道曾先生的公司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

  融资迪拜?曾凌风有些踌躇了。

  前世的事情,曾凌风还是有一些印象的,毕竟,这是震惊了全世界的大事件。而且,曾凌风非常明白,房地产不是Gdp的魔术bān,支撑不起一个国家。在国内,他就一直是反对将房地产列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的。

  哈姆丹自然是一下就看见了曾凌风脸上的犹豫之sè,只是,他还是满眼希望的看着曾凌风。这实在是因为此时的“迪拜世界”已经到了极度危险的境地。要是再得不到融资,“迪拜世界”除了破产重组之外,别无选择。而在破产重组的同时,还必须与债权银行协商缓期偿还债务,因为高达六百亿美元的债务是此时的“迪拜世界”承担不起的。

  但是,这样的事情,是迪拜不能承受的事情,这将严重的打击迪拜的信誉,产生难以挽回的信任危机。

  看见哈姆丹满是希望的眼神,曾凌风的心中又有些不忍。虽然这样的投资和他的一般投资意向不符,但是,任何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

  而且,前世的迪拜债务危机的具体情况曾凌风虽然并不清楚,但是他还是知道,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迪拜还是终走出了危机。这说明,迪拜的情况并不是到了无可救yà的地步。

  不过,现在在金融危机深切影响这个世界的时候,曾凌风几乎就成了迪拜的唯一的救命稻草。毕竟,迪拜需要的融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是一般的势力能够提供帮助的。

  锦上添huā不如雪中送炭,这样的道理曾凌风还是知道的。阿拉伯人还算是比较知道感恩的人,想必现在帮一把,在一些时候,还是能够有一些好处的。

  而且,曾凌风也相信,这笔投资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至少捞回本钱是没有问题的。

  (未完待续)

  核聚变风云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