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2章 先帝遗诏?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是张苍被罢相,于是心灰意冷的回到家乡。

  而在张苍罢相之后,太宗孝文皇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自己的小舅子:窦广国。

  经过多年的教育,彼时的窦广国已经成长为了享誉朝堂内外的长者、智者,甚至就连天子刘恒,都会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大事时,第一个想到窦广国。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窦广国都是太宗孝文皇帝的首席智囊。

  当然,最关键的是:刚送走一个头铁的张苍,让太宗孝文皇帝迫切想要一个和自己一条心,甚至是穿一条裤子的丞相。

  妻弟窦广国,无疑便是不二之选。

  只是最终,挡在窦广国和丞相之位之间的,依旧是那句令人耳朵生茧的话。

  ——如今的皇后,便是将来的太后;

  ——让将来的太后有一个做丞相的弟弟,恐窦氏复为吕氏。

  仍旧是那句:恐复为吕氏。

  人们常说,岁月总是能冲淡一些东西。

  此事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吕氏外戚对汉家君臣、对汉家朝堂造成的阴影,必然会一点点淡退,直到人们完全记不清开国初期,曾有这样一大家子逆贼,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告诉天下人:外戚擅权,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但至少现在,吕氏乱权的后遗症,依旧是存在于汉家的政治大环境之中。

  大约十年前,当今天子胜得立为太子储君,坊间可谓是一片哗然。

  ——凭什么?!

  先孝景皇帝虽无嫡子,但庶子们也都是长幼有序,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本该是皇长子刘荣承继大统!

  就算刘荣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缺陷,那也应该是顺位替换,老二刘德、老三刘淤,乃至于老四刘余、老五刘非等等;

  怎么都轮不到老九刘胜啊?

  而在当时,先孝景皇帝刘启,对外放出了这样一个非正式结论。

  ——皇四子刘余、皇五子刘非、皇六子刘发、皇七子刘彭祖、皇八子刘端,皆朕爱子;

  只此五子,或口吃不能人言,或喜武以至痴狂,或怯懦不敢示人,或心性轻浮难重,或身患难言之疾。

  ——皇长子刘荣、皇次子刘德、皇三子刘淤,皆可继宗庙;

  奈何乃母粟氏奸诈,即立,恐复为吕氏。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恐复为吕氏。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到了现在,即便是到了吕氏外戚消失在人世间后,又过了三十多年的现在,恐复为吕氏这五个字,仍旧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杀伤力多大?

  如果外戚是蛇,那‘恐复为吕氏’便是雄黄!

  只要沾上了,那别说能不能活着了,就算是死了,都很难保留一个体面的死相。

  而现在,窦婴似乎就要沾染上这外戚群体壁纸为恐怖的‘恐复为吕氏’五个字了。

  其实,原本也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刘胜问出那声‘君侯吕氏呼’,当然不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