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改革御史大夫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只要别作奸犯科,或太明显的尸位素餐’,就可以容忍其存在的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

  刘胜这边该打的招呼打了,朝野内外容忍这帮愣头青也容忍了,但凡是还能压下一口气的,就都以包容、耐心对待了这个群体。

  可即便是这样,这个群体也还是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损失了超过六成的‘兵力’。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群体捞钱的吃相,难看到了赵禹都看不下去——哪怕刘胜打过招呼要优待这帮愣头青,也依旧看不下去,只能冒险违背刘胜的交代,惩治这帮愣头青的程度。

  但刘胜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这才刚做官,乌纱帽都还没戴热,就开始这么不顾吃相的大捞特捞了?

  哪怕装个三两年,甚至哪怕是半年?

  “唉······”

  “一群不争气的东西啊······”

  如是想着,刘胜便满是哀愁的发出一声长长哀叹,旋即便将目光落在了开口之人:田叔身上。

  对于官员受贿问题,刘胜有心做些什么,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

  但就算如此,刘胜,也还是要从现在开始,就学着慢慢做些什么······

  “子卿公,是国之长者。”

  “对于此事,可有什么良策吗?”

  不着痕迹的低下头,以食指指腹摩擦着下唇以下的细软胡须,刘胜目光望着田叔,思绪却是悄然飞向了不知何处。

  其实,田叔所说和刘胜所想,基本上是一件事。

  只是由于身份、立场的不容,以及刘胜这个穿越众所特有的长线视野,让二人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些许诧异。

  ——在田叔看来,这件事,根本就是考举的锅!

  是考举这个只看成绩,却不查道德、不需要足够地位的人举荐的糟糕制度,导致了现在这个状况发生。

  这就好比在监狱寻找道德模范一样:找不到不是运气不好,而是真的挑错了地方。

  所以在田叔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其实就是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比如文考通过的士子,依旧需要如同察举那样,满足一定程度的‘名声’要求,才可以被任用为官吏。

  要求可以降低,从周遭五郡改为所在当郡,甚至是周遭几县,但绝对不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硬性要求。

  其次,便是考举通过的士子,也依旧需要同察举出身的官员一样,需要有官员担保。

  这个的要求也可以降:千石以上即可,但也还是那句话——可以降低要求,但不能没有要求。

  对于田叔的这几条建议,刘胜可以说是一条都听不进去。

  对科举的士子制定‘名声’要求,显然会让一个原本不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技能,提前数百年被文人士大夫阶级掌握。

  ——养望。

  说白了,就是刻意的去维护自己的名声、形象,并以此作为升官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