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章 马岛到手,插足大西洋_主宰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足以形成全面优势。不管是对亚洲,还是对欧洲。

  步兵火力的射程问题和精准度问题,并不是陈汉军队迫切关心的需求。

  要清楚一杆线膛枪比一杆滑膛枪贵太多了,且限制于冶金技术的瓶颈,它们自身还不顶用。即使如今的制造工艺,不管是锻造枪管工艺,还是拉膛线工艺,全都是花了陈汉兵工系统无数的心血和海量的银子,才一步步攀升到眼下这种水准的。

  可就算如此,线膛枪的寿命也远不如滑膛枪。

  这不是使用寿命仅有二百发、三百发的铸铁枪管时代的差异了,而是质的差距。就算线膛枪有一千发寿命,那还是比滑膛枪差。

  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下,在中国强大的物质保障下,军队真正希望提升的是射速。陈鸣要不是搞出了火箭弹这种大杀器,只靠着排枪击毙,陈汉的大军等个十年二十年都行,靠着滑膛枪中国依旧可以制霸四方。

  一切说到底还是因为欧洲。为了让欧洲如原时空历史上一样乱,为了给拿破仑寻找到一种可以良好制衡火箭弹的武器,之前也有很多军官用散兵前装线膛枪来对付火箭弹,但后者的射速实在太差劲,而且前装枪时代的隐蔽效果始终是个悲剧。

  所以陈鸣也是被迫透漏了米尼步枪。

  欧洲的环境跟亚洲完全不同。陈鸣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欧洲国家的工业水准要远远胜过亚洲。这里的每个国家,哪怕小如荷兰,都有着成系统的近代工业体系,前装线膛枪加米尼弹技术一旦传播出去,必然就会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这就让各国都有了全面改换步兵火力的需求,而这种压力在东方的中国身上是不存在的。

  只不过线膛枪和米尼弹只是硬件变革,作战武器的革新具体的也要应验在作战方式上。但是陈鸣本人并不是什么有着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上辈子的他就是一个小白,在作战方式这个软件上,中国已经走了好几年,却还依旧处在变革阶段。

  凭借陈鸣前世身为小白的那一点皮毛认识,再对应眼下一**队的革新,那显然是不称职的。

  万幸陈鸣搞出的有个参谋部,在欧洲人还在横队战术上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的陆军就悄悄的进入了散兵纵队战术时代。参谋部无数精英的系统总结给陈汉国防军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只不过之前的一切经验都是在秘密的演习中获得的,真正的实战如何,还有待商量。

  还好,陈鸣早早的搞出了火箭弹,以至于国防军从弱变强,再到国家鼎立时期,很少有大批的军队摆出棋盘一样大横列方阵,堂堂正正,又呆呆愣愣的作战。排枪击毙的烙印在中**队的身上只是黑了一层表皮,中国士兵的转变是很轻松的,他们在理论引导下的有意识的转变。而不像欧洲此时最能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